中國制造業(yè)找到了一個絕佳的外包方:機器人。盡管中國的勞工成本仍相對較低,但平均工資持續(xù)上漲。為降低成本,許多行業(yè),特別是汽車和電子工業(yè),選擇用更便宜的機器人來代替人力。自2013年起,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設備市場,目前每1萬名制造工人就配備有30個工業(yè)機器人。
自動化正在席卷中國。最初,中國承接了全世界的大量制造任務,如今正在把這些任務外包給機器人。
自2013年起,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設備市場,F在,這種興趣也絲毫未見消退。《華爾街日報》援引國際機器人協(xié)會的數據稱,去年中國的機械銷量同比猛增54%。明年,中國安裝的機器人設備數量預計將超過任何其他國家。
是什么推動了這一轉型?盡管亞洲的勞動力成本仍然相對較低,但它最近一直處于上升趨勢!渡虡I(yè)日報》報道稱,經濟學家預計亞洲勞動力的平均工資今年將提高10%。為了降低成本,雇主開始用更便宜的機器人來代替人力。
國際機器人協(xié)會預計,到2017年,投入使用的機器人數量將翻一番,從現在的20萬增加到40萬。另一方面,北美的機器人數量也將增加至30萬左右。
汽車和電子工業(yè)是率先進行勞動力自動化的行業(yè)。例如,為蘋果生產iPhone的臺灣制造業(yè)巨頭富士康預計,在接下來的3年內,70%的裝配線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替。國際機器人協(xié)會的一份文件這樣總結全球對機器人激增的需求:
“這種動力主要來自亞洲,尤其是中國,以及北美地區(qū)。汽車業(yè)將繼續(xù)成為新技術的創(chuàng)新源頭。全球對電子產品、新產品和新生產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,會促使人們投資改善現有的生產過程,提高電器/電子工業(yè)的生產能力,尤其是在亞洲!
目前,中國每1萬名制造工人配備有30個工業(yè)用機器人,這一數值是2013年的兩倍。
專家把這項指標稱作“機器人密度”。相較之下,韓國有著全球最高的機器人密度,每1萬名制造工人配備437個工業(yè)用機器人,是中國的15倍,日本是中國的11倍,德國是10倍,美國大約是3倍。
今年1月接受國際機器人協(xié)會采訪時,ABB Robotics公司執(zhí)行董事倪思德表示:“中國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只是剛剛起步。從第一家外國機器人制造商落戶這里開始,我們觀察了這個市場及其發(fā)展好幾年時間。過去兩三年中,中國機器人使用數量幾乎爆炸式的迅速增長,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計。”
業(yè)內的觀察家認為亞洲的機器人市場,如中國、韓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等,能夠保持高速發(fā)展的態(tài)勢。國際機器人協(xié)會預測稱,“這一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。”